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日本與周邊國家互動研究下
RELATIONSHIP RESEARCH ON JAPAN&THE SURROUNDING EAST ASINA STATES(2) 
開課學期
95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日本語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何思慎 
課號
JpnL7039 
課程識別碼
127 M2302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@,5(~13:10) 
上課地點
日108 
備註
先修科目:日本與周邊國家互動研究上(適用全校學士班學生)。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2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第一單元:近代日本的亞洲觀
第二單元:當代中國的對日觀與日中互動交流
第三單元:日本的台灣論述與台灣研究
第四單元:台灣的日本論述與日本研究
第五單元:一場小型的明治維新: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及其影響
第六單元:戰後的東亞格局與日本的角色
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將由史學與比較文化論之角度出發,以明治維新為起點,研究日本現代化(modernization)之重要歷程,並掌握其間社會變遷(social change)之脈絡及其文化、意識形態領域之轉變過程與結構內容,並從中探究近代台、日、中間的相互認識之變遷,與中日關係之易位與日本對台殖民,提供吾人自「建構主義」(constructivism)的角度,研究當代台、日、中互動關係的基礎。 
課程要求
師生就選定的文本或論文進行研讀,並撰寫摘要報告,於課堂上發表討論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一、中文部份:
1. John K. Fairbank, Edwin O. Reischauer, Albert M. Craig原著,黎鳴、賈玉文、段勇、劉從德、保霽虹譯,東亞文明:傳統與變革(East Asia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)。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。
2. John Tomlinson原著,陳棨元、陳慧慈譯,全球化與文化。台北:韋伯文化出版社。
3. 天兒慧,〈21世紀中日關係與日本的展望〉,《戰略與管理》,第62期(2004年1月),頁66-81。
4. 王新生,政治體制與經濟現代化—「日本模式」再探討。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。
5. 北京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編,日本學。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。
6. 石曉軍,中日兩國相互認識的變遷。台北:台灣商務印書館。
7. 何思慎,〈中日世仇?難解的歷史磨咒〉,《展望與探索》(台北),2005年5月,頁6-9。
8. 何思慎,〈中日世仇?難解的歷史磨咒〉,《展望與探索》,2005年5月,頁6-9。
9. 吳寄南、陳鴻斌,《中日關係“瓶頸“論》(北京:時事出版社,2004年)。
10. 李永熾譯,日本近代國家之形成。台北:水牛出版社。
11. 李筱峰,台灣史100件大事,下冊(戰後編)。台北:玉山社。
12. 林茂生著,林詠梅譯,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—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。台北:新自然主義。
13. 南博、日本人論。東京:岩波書店。
14. 徐宗懋,日本情結—從蔣介石到李登輝。台北:天下文化。
15. 時殷宏,〈中日接近與「外交革命」〉,《戰略與管理》(北京),2003 年2 月,頁71-75。
16. 時殷宏,〈中日接近與「外交革命」〉,《戰略與管理》(北京),2003 年2 月,頁71-75。
17. 馬立誠,〈對日關係新思維〉,《戰略與管理》(北京),2002 年6 月,頁41-47。
18. 張雅君,〈中日關係的安全困境:國際體系與雙邊利益層面的分析〉,《遠景基金會季刊》(台北),第6卷,第4期,2005年10月,頁139-184。
19. 畢萬聞,〈中日關係向何處去?─一種歷史的反思〉,《歷史月刊》(台北),2005年8月,頁93-104。
20. 許介鱗,近代日本論。台北:故鄉出版社。
21. 野村浩一著,張學鋒譯,近代日本的中國認識。北京:中央編譯出版社。
22. 陳水逢,日本近代史。台北:商務印書館。
23. 陳水逢,日本現代史。台北:商務印書錧。
24. 賀柏特.畢克斯著,林添貴譯,裕仁天皇與當代日本的形成。台北:時報出版公司。
25. 馮昭奎,〈中日關係:從歷史到未來〉,《世界經濟與政治》(北京),2005年第9期,頁35-40。
26. 馮昭奎,〈如何分析中日矛盾〉,《外交學院學報》(北京),2006年第4期,2006年8月,頁73-79。
27. 黃大慧,〈日本的公眾輿論與中日關係-以冷戰後日本人的中國認識為中心〉,蔣立峰主編,《21世紀的日本-政治外交發展趨勢》(北京:世界知識出版社,2000年),頁258-269。
28. 黃宇藍,〈從建構主義角度分析中國崛起中的中日關係〉,《廣西大學學報》(哲學社會科學版),第28卷,第5期,2006年10月,頁95-98。
29. 黃靜嘉,春帆樓下晚濤急—日本對台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。台北:台灣商務印書館。
30. 楊學軍、李寒梅,〈影響日本世紀之交對外取向的若干因素-兼談構築東亞強強行中日關係的思路〉,蔣立峰主編,《21世紀的日本-政治外交發展趨勢》(北京:世界知識出版社,2000年),頁219-225。
31. 葉自成,第四章:〈中國能與其他成長中世界大國的關係及其戰略選擇〉,第四節:〈一山必須能容二虎:在多邊合作中推進中日關係發展〉,《中國大戰略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,2003年),頁270-291。
32. 劉天純,日本對華政策與中日關係。北京:人民出版社。
33. 濱下武志,〈全球化中的東亞地緣文化-“日本與亞洲“和“亞洲中的日本“的自他認識的異同〉,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編,《中國與日本的他者認識》(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2004年),頁32-67。
34. 羅志平,〈歷史修正主義與新民族主義:日本修改教科書爭議的政治效應〉,《問題與研究》,第45卷,第1期(2006年1-2月),頁81-106。

二、英文部份:
1. Abramowitz, Morton. China-Japan-U.S. Relations: Meeting New Challenges (Washington, D.C.: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, 2002).
2. Bojiang, Yang. “Redefiniing Sino-Japanese Relations after Koizumi,”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, Vol. 29, No. 4 (Autumn 2006), pp. 129-137.
3. Dreyer, June Teufel. “Sino-Japanese Rivalr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Developing Nations,” Asian Survey, Vol. 46, No. 4 (July 2006), pp. 538-557.
4. Gries, Peter Hays. China's New Nationalism: Pride, Politics, and Diplomacy (Berkley, CA: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, 2004).
5. Hagstrom, Linus. Japan's China policy: a relational power analysis (London: Routledge, 2005).
6. Harrison, Selig S., “Quiet Struggle in the East China Sea,” Current History, Vol. 101, No. 656 (September 2002), pp. 271-277.
7. Hilpert, Hanns-Gunther, & Rene Haak. Japan and China: cooperation, competition, and conflict (New York: Palgrave, 2002).
8. Ishihara, Shintaro. “Japan vs. China: Asia's New Cold War,” New Perspectives Quarterly (Los Angeles), Vol. 22, Issue 3 (Summer 2005), pp. 54-57.
9. Jiangang, Huo. “Where Are Sino-Japanese Relations Headed,” Beijing Review (Beijing), Vol. 48, Issue 44 (November 3, 2005), pp. 16-18.
10. Lemco, Janathan, and Scott B. MacDonald, “Sino-Japanese Relations: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,” Current History, Vol. 101, No. 656 (September 2002), pp. 290-293.
11. Matthews, Eugene A. “Japan’s New Nationalism.” Foreign Affairs, Vol. 82, No. 6 (November/December 2003), pp. 74-90.
12. Ransome, Stafford. Japan in Transition: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rogress, Policy, and Methods of the Japanese since Their War with China (London: Genesha Publishing, 2005).
13. Rose, Caroline. Sino-Japanese relations: facing the past, looking to the future? (New York: RoutledgeCurzon, 2005).
14. Sharma, Shalendra D. “Asia’s Challenged Giants,” Current History, Vol. 105, No. 690 (April 2006), pp. 170-175.
15. Shin, Kawashima. “The History Factor in Sino-Japanese Ties,” Japan Echo (Tokyo), Vol.32, Iss. 5, October 2005, pp. 16-22.
16. Soderberg, Marie (ed.). Chinese Japanese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: Complementarity and Conflict (London: Routledge, 2001).
17. Wan, Ming. Sino-Japanese Relations: Interaction, Logic, and Transformation (Stanford, C.A.: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, 2006).
18. Yee, Herbert & Storey, Ian. The China Threat: Perceptions, Myths and Reality (London: Routledge, 2002).
19. Zhao, Quansheng. “China and Major Power Relations in East Asia,”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, Vol. 10, No. 29 (November 2001), pp. 663-681.

三、日文部份:
1. 伊藤幹彦,《日華関係・日中関係史研究冷戦性・対外依存性・植民地性》(東京:ブイツ-ソリュ-ション(星雲社),2005年10月)。
2. 黄文雄,《つけあがるな中国人うろたえるな日本人―21世紀日中文明の衝突》(東京:徳間書店,2006年4月)。
3. 高井潔司,《日中相互理解のための中国ナショナリズムとメディア分析》(東京:明石書店,2005年10月)。
4. 堺屋太一、日本とは何ですか。東京:講談社。
5. 朱建栄,《胡錦涛対日戦略の本音―ナショナリズムの苦悩》(東京:角川学芸出版,2005年10月)。
6. 周永生,鄭青榮,《日中和解・共栄への道関係改善への戦略的提言》(東京:日本僑報社,2005年12月)。
7. 小倉紀蔵,《歴史認識を乗り越える―日中韓の対話を阻むものは何か》(東京:講談社,2005年12月)。
8. 清水美和,《中国が「反日」を捨てる日》(東京:講談社,2006年1月)。
9. 西村幸祐,《「反日」の構造―中国、韓国、北朝鮮を煽っているのは誰か》(東京:PHP研究所,2004年12月)。
10. 石平,《「日中友好」は日本を滅ぼす!歴史が教える「脱・中国」の法則》(東京:講談社,2005年7月)。
11. 石平,《中国人だから見える日中の宿命》(東京:扶桑社,2006年5月)。
12. 千葉明,《日中体験的相互誤解未来史を共に創造するために》(東京:日本僑報社,2005年7月)。
13. 浅井基文,《中国をどう見るか》(東京:高文研,2000年11月)。
14. 大隅和雄,日本の文化と思想。東京: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。
15. 竹内睦泰,《これだけは知っておきたい日本・中国・韓国の歴史と問題点80》(東京:ブックマン社,2005年11月)。
16. 鳥海靖,日本の近代。東京: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。
17. 柘植久慶,《中国の本当の危なさを知らない日本人》(東京:PHP研究所,2005年11月)。
18. 天児慧編著,《中国は脅威か》(東京:勁草書房,1997年6月)。
19. 馬立誠著,箭子喜美江訳,《謝罪を越えて―新しい中日関係に向けて》(東京:文藝春秋,2006年2月)。
20. 李登輝、中嶋嶺雄,アジアの知略。東京:光文社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中考 
0% 
 
2. 
期末考 
0% 
 
3. 
作業 
0% 
 
4. 
報告 
80% 
 
5. 
出席 
2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